4個季度。第一季度為1.2.3月份 第二季度為4.5.6月份 第三季度7.8.9月份 第四季度10.11.12月份。
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算法》、《統計法》、各種稅收法規為法律依據來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會計的反映職能
(1)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
(2)反映職能應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3)會計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實的自我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和連續的記錄,并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效果。
也可以是一個月,一個季度。半年。一年都可以是一個會計期間
會計計算合同一年按360天計算的
這并不是會計法中的規定,而是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和行業慣例所形成的.因為會計中財務起止時間是1.1-12.31 和銀行計算利息的時間不一樣, 為了方便計算所以統一調整為360天,但是會計年度卻是365天從1.1到12.31
1965年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儲蓄存款利率調整后有關業務處理手續問題的通知》就計息規則作出規定:日利率=年利率÷360。
財務年度是公司進行財務結算的執行年度,由連續12個歷月構成,許多公司的財務年度與實際的日歷年度不一致。為了便于賬務處理,通常以3月底或12月底為財務年度結算期。
財務年度fiscalyear。也作:會計年度。英語縮寫為:FIY或fy。英國用法為:financialyear。公司進行財務結算的執行年度,由連續12個歷月構成,許多公司的財務年度與實際的日歷年度不一致。為了便于賬務處理,通常以3月底或12月底為財務年度結算期。另為:accountingperiod;fiscalperiod。
會計年度是以年度為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時間區間,是反映單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時間界限。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單位的經濟活動總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連續不斷地進行的,等到會計主體所有的經濟活動*終結束時,才能通過所得與所耗費或支出的比較,準確計算出單位的盈虧損益情況,反映其財務成果。但這在實際中是難以行得通的。
因為投資者、債權人、有關部門及其他各個方面的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及時了解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需要單位定期提供反映其經濟活動情況的會計信息,單位自身的經營管理活動也離不開會計信息的支持。
為了及時計算和反映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會計上就將連續不斷的經濟活動過程人為地劃分為一定的期間,作為會計核算的期間,分段進行結算,分段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分段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這種人為劃分的會計核算的期間,就是會計期間。會計期間有不同的劃分標準,如可以6個月為一個會計期間,也可以1年為一個會計期間,以1年作為一個會計期間的,就是會計年度。
會計年度可以是公歷年度,也就是日歷年度,也可以某一日為開始的365天的期間作為一個會計年度。
1.1-12.31 按年度,平年和閏年。365或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