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利率法又稱“有效利率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是以初始債券的賬面價值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的,以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以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為該期的攤銷溢價或折價。
實際利率法的會計分錄如下:
1、企業(yè)延期支付購買固定資產而超出正常信用條件。
(1)購買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與購買價格現(xiàn)值相關的待遞延稅款)
未確認融資費用(待延期購買價格與其現(xiàn)值之間的差額)
貸款:長期應付款(待延期購買價款)
銀行存款(運輸費和其他相關稅費)
注:“長期應付款”扣除“未確認融資費用”后的金額相當于未償還的貸款本金。
(2)每期期末支付價款時
借方:長期應付款(本期支付的價款)
貸款:銀行存款(本期支付的價款)
與此同時,
借:財務費用或在建工程(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當期份額)
貸款:未確認的融資費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當期分攤)
注:每期支付的價款實際包含本金和利息。因此,隨著每期價款的支付,未支付的本金在逐漸減少,分攤的融資成本也在逐漸降低。每期要分攤的融資成本等于期初未歸還的本金乘以實際利率。在本例中,每個期間的折舊會計分錄被省略了。
2.融資租賃固定資產。
(1)在租賃開始日取得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成本=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xiàn)值兩者中較低者的初始直接成本)
未確認融資費用(倒余額)
貸款:長期應付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銀行存款(支付的初始直接費用)
注:最低租賃付款額是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種款項(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約費用),加上承租人或與之相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殘值。
(2)每期期末支付租金時
借方:長期應付款(本期支付的租金)
貸款:銀行存款(本期支付的租金)
與此同時,
借方:財務費用(與貸方金額相同)
貸款:未確認的融資費用(根據(jù)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當期分攤)
注:實際利率法(評估利率)應區(qū)分四種情況確定。即分攤率可以是“租賃包含的利率”、“合同約定的利率”、“同期銀行貸款利率”、“重新計算的分攤率(能使最低租賃付款現(xiàn)值等于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xiàn)率)”中的一種,但具體利率要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本例省略了各期折舊的會計分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確定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時,需要區(qū)分兩種情況。
3、特殊行業(yè)用處置費用購買固定資產。
(1)購買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實際支付價款和廢棄費用的現(xiàn)值)
貸款:銀行存款(實際支付)
預計負債(棄置費用的現(xiàn)值)
注意:廢棄成本不等于清洗成本,至少有兩個區(qū)別:一是廢棄成本與成本確定有關,而清洗成本與成本確定無關;第二,計算折舊時,不從原價中扣除廢棄費,而是在原價基礎上增加清理費。有廢棄成本的固定資產,還是可以有清理成本的。廢棄成本的現(xiàn)值相當于貸款本金,總廢棄成本相當于本息之和。
(2)各期采用實際利率法計提利息費用時。
借方:財務費用(本期應計金額=預計負債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項:估計負債
4.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xù)計量
計算資產負債表日期的利息
(1)分期付息和一次性還本債券投資
借方:應收利息(由票面利率計算確定)
貸款:投資收益(根據(jù)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或借方)(兩者之差)
(2)一次性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根據(jù)票面利率計算確定)
注:本例省略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其他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