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商譽是什么?負商譽是指企業投資成本低于被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那么負商譽的會計分錄處理怎么做賬呢!小編圍繞本期主題給大家簡單做一下總結,把相關資料整理在下文全文,感興趣的學員一起來看一下吧,希望幫助到大家的學習。
合并報表中把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因此負商譽轉為營業外收入,
到抵消長期股權投資時: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隨著企業并購活動越來越頻繁,并購中出現的會計問題也越來越多.在諸多問題中并購商譽歷來就是難點問題,企業合并過程中"購買成本與被購買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將形成商譽,而這個差額是正數的時候,一般我們稱之為正商譽,如果這個差額是負數,我們則稱其為負商譽.雖然國內外對負商譽的存在以及是否有必要進行會計處理有很大的爭論,但是在現實并購活動中,負商譽仍有發生的可能性,所以,研究企業并購中負商譽會計處理問題,符合實際,并將對企業并購活動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第一,負商譽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被并購企業凈資產的獲利能力低于社會資本平均投資回報率,其實質是被并企業在價格上給予并購企業的一種補償.企業并購是一種投資行為,并購企業必然要求投入資金獲得社會的平均回報率,但是當被并購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負商譽,會使得被并購企業在未來經營中投資回報率小于社會平均回報率.所以,并購企業為了得到社會平均回報率,必然會用較少資金獲得較多資產,從而得到社會平均回報率.
第二,在證券投資學中,投資折價是指"當長期債券投資按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購入時,投資成本低于債券面值的差額",其實質是票面利率少于實際利率引起的,是對投資者購買后得到較少的利息的補償,是證券發行者不能提供足額利率而付出的代價.所以,企業并購實質上也是一種投資行為,負商譽是由于企業經營不善或者其他隱性負面因素導致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低于市場投資平均盈利能力引起的,是對并購企業購買后得到較少盈利的補償,是被并購企業由于狀況不佳導致未來預期盈利能力不足而付出的代價.
上文負商譽的會計分錄處理的知識分享到這里就結束啦,對上文小編分享的知識還有不了解的地方點擊咨詢上方在線答疑老師幫忙解答,還可以添加下方老師課下不懂的隨時咨詢一對一指導學習,還可以在老師這里免費領取會計實操做賬資料以及報名參與會計試聽課程的試聽學習機會,想了解更全面財會方面的知識關注會計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