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債務人作為抵債的資產應該視同出售的原則進行處理,本題中將固定資產作為抵債資產的一部分,所以視同將固定資產出售的原則,首先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結轉到固定資產清理,再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記到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將庫存商品作為抵債資產,應該將該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并按照賬面價值結轉成本;將長期股權投資作為抵債資產,應該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結轉,將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并將持有期間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到投資收益。最終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增值稅之和之間的差額記到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2)債權人取得的抵債資產,應該視同購進的原則進行處理,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抵債資產的公允價值和增值稅之和之間的借方差額計入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貸方差額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取得股權的持股比例為30應該作為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大于被合并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金額,反映的是商譽,無需進行調整;但要是初始投資成本小于被合并方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份額,反映的是負商譽,應該將其差額記到營業外收入中。
【提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不改變的,仍為初始取得時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調整之后的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是入賬價值,并不是初始投資成本。
(3)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合并方應該對被合并方實現的凈利潤和其他綜合收益等相應的享有權利,在計算應享有被合并方實現的凈利潤時,應該考慮相關因素對凈利潤的影響,
調整凈利潤的原則:
存貨
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投資日存貨公允價值-存貨賬面價值)當期出售比例
在交易發生當期,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存貨公允價值-存貨賬面價值)(1-當期出售比例)
在后續期間,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存貨公允價值-存貨賬面價值)當期出售比例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資產公允價值/尚可使用年限-資產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在交易發生當期,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資產售價-資產成本)+(資產售價-資產成本)/預計使用年限(當期折舊、攤銷月份/12)
在后續期間,調整后的凈利潤=賬面凈利潤+(資產售價-資產成本)/預計使用年限(當期折舊、攤銷月份/12)
不知不覺,17年已經快走過一大半了,在所剩不多的注會備考時間里,大家一定要戰勝自己的惰性,用意志力克服一切困難,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大業。注會準考證打印入口已經開通,記得提前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