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過提供勞務實現的收入,稱為提供勞務收入。對于提供勞務收入,應通過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核算,如何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提供勞務收入的會計分錄
借方:應收賬款和銀行存款。
貸款: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方:主營業務成本
貸款:銀行存款
服務費和應付給員工的工資有什么區別?
1,應用不同。工資性支出是《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后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勞務費一般是根據《合同法》有關規定簽訂合同獲得的報酬。
2.管理方式不同。掙工資的員工記錄在企業的員工名單里,這些員工也是日常管理的,包括考勤。那些拿服務費的人就不受這種管理了。比如一個學校的教授在校外講課,授課的報酬就是服務費。教授不受其他學校的管理。
3.會計上的差異。工資薪金一般用“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人工成本用“生產成本”或“銷售費用”科目核算。
4.不同的稅務管理。工資和人工成本是完全不同的計稅方法。計算的個人所得稅也不一樣。
企業對外銷售原材料時,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核算。結轉成本時,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相關的會計分錄有哪些?
原材料對外銷售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款:其他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銷售原材料后,應同時結轉原材料的賬面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款:原材料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方法
原材料是指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和改變的各種材料、外購半成品及其他輔助材料。其中,外購原材料成本包括進價、運輸成本、在途合理損耗、入庫前分揀費用及其他稅費。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實際成本計價,一種是計劃成本計價。
實際成本法是指原材料的收發和結存,其總分類核算和明細分類核算都是以實際成本為基礎,主要通過“原材料”和“在途材料”科目核算。實際成本法更適用于原材料收發業務較少的企業,因為它不能反映材料成本是節約還是超支,更不能反映其材料采購業務的經營成果。
計劃成本法是指根據計劃成本對原材料的收發和結存進行定價。該方法通過設置“原材料”、“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科目進行核算,可以反映材料成本的節約或超支,適用于材料收發業務較多的企業。
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分配給企業股東的股利,是最常見的股利分配方式,也是投資者的方式。那么支付現金股利時如何進行會計分錄呢?
分配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1.通過股東大會和其他類似機構的決議向企業股東和投資者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借:利潤分配-現金股利或應付利潤
貸款:應付股利
2.現金股利實際支付時:
借:應付股利。
貸款:銀行存款
發放現金股利的優勢
1.現金股利可以使股東和投資者獲得現金收益,增強他們的投資能力;
2.現金分紅可以改善企業的長短期資本結構,及時調整經營的資金鏈。
發放現金股利的弊端
如果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資本或現金較少,但業務發展需要額外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支付現金股利會增加企業自身的財務壓力,甚至導致虧損
1.企業需要公開增發證券的,《證券管理辦法》規定,企業前三年累計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凈利潤不低于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2.支付現金分紅可以更好的保持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現金回饋股東會讓股東更喜歡;
3.目前證監會要求新申報IPO的要明確現金分紅政策和現金分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