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逃稅定義的案例研究
每日費用報銷和風險防范
7天之內完成公司財務管理
六家注冊會計師問題銀行
會計核算技巧
2021年,初級會計職稱將在一年內開設兩門課程
從零開始的全面核算
復制案例:
一個縣的國家稅務局的稅務評估人員在評估某家公司的納稅時,發現該公司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單的稅負很低。納稅人表現出較低的增值稅負擔并采訪了納稅人的財務人員和老板后,發現該公司存在以下稅收違規行為:1月至6月公司的每月進項稅與營業稅基本相差不大。不多,這實際上是公司財務經理“計劃”的結果!公司的財務經理參加了培訓課程后,聽了“專家”“稅收籌劃”的方法:將公司當月的銷售收入與公司的進項稅進行比較,將多余的進項稅的一部分轉入下個月作為收入達到“避稅”的目的!
稅務機關對于該公司的行為是否違法以及應處罰哪種違法行為也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1、一些稅務官員認為,只要公司繳稅并支付相應的滯納金,該公司的行為通常是非法的!
2、另一部分員工認為,公司的行為構成了逃稅行為,應受到逃稅,滯納金和罰款的限制。
案例分析:
公司的稅務經理會以延遲的方式將當月應賺取的收入記錄到下個月。在當前月份,這是一種明顯的行為,即忽略,低估和隱藏收入,以及每月少繳稅款。與《稅收管理法》第63條中對逃稅的定義相一致:逃稅的主題,逃稅的手段以及未付和未付的稅款不缺。因此,公司稅務經理的“稅務計劃”實質上就是逃稅!
經過稅務局的認真審查,稅務評估部門最終將公司的上述行為歸類為逃稅,并將公司提交給稅務檢查部門進行備案和調查!最后,該公司被稅務機關推遲了納稅。重新計算應在付款所屬月份支付的增值稅,并將公司的上述行為歸為逃稅!稅務機關將從遲繳稅款之日起收取稅款,并收取五十分之一的滯納金。并處以企業逃稅額的1倍罰款!
案例靈感:
從這種情況下,不難看出公司犯此類錯誤的原因在于對逃稅的定義缺乏正確的理解! “專家”沒有正確解釋逃稅的定義,盲目傳教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 !財務經理缺乏必要的判斷標準是造成企業問題的直接原因!逃稅看似簡單的概念不是隨便談論的問題。我希望大多數朋友能認真對待它。沒困難!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